6月16日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报》第8版上刊登了我院刘丽敏老师的《培养好全球化翻译人才》、唐红英老师的《发挥翻译在国际传播中的桥梁作用》和陈蕴琦老师的《中国文化“出海”的新媒体路径》三篇论文。
三篇论文聚焦国际传播、翻译能力和人才培养, 提出新时代的翻译人才培养应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多方面提升翻译人才综合素养,为传播中国声音、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和对外影响力作出应有的贡献。论文中强调: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阐释方式,是做好国际传播的必然选择;非语言符号在视频创作中的大量使用,让文化背景不同的观众能无障碍地理解视频中展示的文化之美,规避了语言翻译造成的“文化折扣”的现象;高水平政治素养、跨文化能力和翻译能力是新时代翻译人才培养的核心,需要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实践教学三方面入手,探索创新新时代翻译人才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