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专业、大外部:

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主动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全新挑战,努力构建具有常大特色、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创新发展需求的契合度,结合学校关于开展2026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前期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学院将开展2026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前期调研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本科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紧扣学校发展目标及办学定位,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全面推进“四新”建设,加快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为服务国家战略

需求和区域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优化课程体系

在满足《国标》要求的基础上,原则上人文社科类专业总学分不超过140学分。

1. 构建专业图谱围绕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能力点完善课程体系,系统梳理与整合知识点,解决现行课程体系中存在的知识点重复或缺失等问题,建立专业图谱。

2. 深化项目制课程建设。建设分层次、分阶段、递进式四年不断线地项目制课程链条,强化学科理论课程、毕业论文(设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等项目制课程一体化设计,强化学生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培养的系统性。重点引入行业企业核心技术攻关、工艺流程优化、产品迭代升级等真实技术革新项目,每学期应建设至少1门高质量项目制课程。

3. 开展课程(群)团队建设。立足学校定位和本专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系统性整合课程资源,合理精简总学分。根据《常州大学本科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附件1,以课程(群)团队建设整合、优化课程体系。

4. 大学英语进一步优化分项课程。充分调研学院和专业需求,形成分层递进、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全面适配学生多元发展需求。

(二)强化数智赋能

结合《常州大学人工智能赋能本科教育教学实施方案》(附件2,推进人工智能融入本科教育教学全过程全方位。

各专业结合自身特色,深入调研、前瞻设计AI+专业模块,推动专业交叉深度融合。在课程体系中明确AI素养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增设人工智能交叉课程与通识课程,强化AI 应用实践,培养学生运用人工智能解决专业问题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及批判性思维。大外需系统梳理当前各类AI学习平台的学生使用数据与反馈意见,聚焦学习效率、功能适配性、内容匹配度等核心痛点,制定出可直接应用于日常教学场景的学生AI自主学习实施方案。

三、调研内容

1.背景分析。对学院、专业面向的核心产业(行业)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人才的社会需求及素质与能力要求等情况开展广泛调研。

2.同类高校调研。调研其他同类院校相同或相关专业,分析该专业最新人才培养方案,了解各校相关专业的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实践体系、跨学科课程、数智化改革、产教融合等情况。

3.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调研。追踪毕业生质量与用人单位反馈。开展毕业5 左右的毕业生培养目标达成情况评价,了解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培养质量的评价及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建议,全面审视评估培养目标定位合理性、毕业要求描述精准性,以及课程体系支撑关系逻辑性,提出改进建议。

4.自我诊断。深入分析现有课程体系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支撑度,重点关注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实用性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匹配程度,明确需要增删、整合或强化的课程及教学内容。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建立专班

各专业负责人、大外部主任牵头,成立专项调研工作组,制定详细工作计划,明确时间节点与任务分工,责任落实到人,确保调研与修订工作有序推进、有效落地。

2.结合实际,广泛调研

广泛调研相关高校、用人单位、在校生及毕业生的意见与建议。重点围绕行业用人需求、同类专业建设经验及学生发展反馈,系统分析现有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实施成效。

3.对标研究,全面总结

为保证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先进性、合理性,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附件3和“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标准”(附件4等建设要求,结合调研情况,总结调研成果并形成调研报告和过程性材料。

五、时间节点

1.各专业、大外部调研工作组人员名单,于111前上报学院;

2.各专业、大外部明确调研基本思路,形成调研计划,于116前上报学院;

3.各专业、大外部在调研过程中及时整理、总结相关材料,学院预计于1112开展培养方案修订调研中期交流会。

4.各专业、大外部于1212前提交调研报告,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将进一步进行审议。

5.1217学院将调研报告最终版上报学校。


附件:

1.常大〔2024〕57号-关于印发《常州大学本科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的通知.pdf

2.常大〔2025〕48号-关于印发《常州大学人工智能赋能本科教育教学实施方案》的通知.pdf

3.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pdf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下).pdf

4.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标准(2023版).pdf

5. 2026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报告模板.docx


外国语学院

2025 1017